2019年12月27日,关于举办第六次教授、博士高层次论坛。此次论坛主要由蒋京恩博士以“先秦时期河南地区畜牧文化概貌”为主题进行发言。胡红林书记、李国英院长、王伟琴副院长、刘明江副院长、宋朝丽博士、康新慧博士、张培博士、李竹筠博士、邢海霞博士、蒋京恩博士、杨志开博士、科研秘书雷鸣以及郭东辉、杨志民、任秋菊、闫欣洁、王燕等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王伟琴副院长主持。
蒋京恩博士以先秦时期河南地区畜牧文化为主题,先对先秦时期河南区做了界定,然后从先秦时期河南地区农牧分界线、先秦时期河南地区畜牧文明发展的原因、先秦时期河南地区畜牧文明发展的表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结论:先秦时期优越的政治因素、适宜的自然条件以及畜牧技术的提高共同促进了河南地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提供物质文明的同时,在精神文明中也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随后,与会人员对蒋京恩博士的论述展开了热烈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论坛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刘明江院长指出,蒋京恩博士的论述对于畜牧文化的的研究应把视角更多放在现在视野下,更多关注畜牧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胡红林书记谈到,祭祀文化可作为畜牧文化研究探讨中的一个方向。李国英院长强调,对于畜牧文化的研究仅要立足于现在,更要将之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范围,如中原、全国乃至全世界。要更多地考虑交叉学科对社会的干预程度,现代社会生活与基础学科的结合。张培博士指出,畜牧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可以与文学、文字、服饰、建筑、家居、饮食等多方面结合来进行研究。杨志开认为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及宠物主人消费力的提高,中国宠物市场将会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关注宠物文化产业。宋朝丽博士认为开展畜牧文化研究,首先要回答好“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三个问题,最终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找到研究与经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王伟琴副院长对本次论坛活动做了总结,首先回顾了胡书记、李院长一直以来对我院开展畜牧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与引领、指导,接着高度评价了蒋京恩博士对“先秦时期河南地区畜牧文化概貌”的精彩解读与诸位专家围绕畜牧文化而发表的真知灼见。通过此次论坛活动,学院教师更进一步认识到基础学科要增强对社会的干预程度,人文学科必须转型为社会服务,只有这样人文学科研究才会更好的发展。
|
教授、博士高层次论坛活动现场 |
|
蒋京恩博士在做主题发言 |